冻北游
28号晚从北京出发去哈尔滨,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左右到哈站。火车上的暖气太热了,所以给了我一个错觉,觉得外面也不会太冷。出车站的时候我还没穿秋裤o(╯□╰)o...到外面没几分钟就冻得受不了了,连忙跑进一家KFC,在KFC的洗手间里换上了秋裤。来的时候真心没想到哈尔滨会这么冷,穿上秋裤出去还是感觉特别冷,实在冻得受不了就又去商场买了一条羊绒裤,在商场里就换上了,从商场里出来才感觉好多了。在哈尔滨没待多久,主要我不喜欢在大城市旅游,大城市没有我想要的自然景观。哈尔滨我只去了中央大街和兆麟公园(是这么写的吧???),冰雪大世界没去,由于来之前就订好了当天去亚布力的车票,怕时间赶不及就没去,而且白天里面也没什么好看的,哈尔滨到处都是冰雕,所以也不觉得冰雪大世界有什么好玩。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标志性景点之一,其实就是一般的步行街。由于气温以及下过雪的缘故,中央大街的石板路特别滑。街道两旁有很多西餐厅,卖纪念品,哈尔滨特产和俄罗斯东西的商店。来哈尔滨玩都得吃一下马迭尔冰棍,一边冻得发抖一边吃冰棍的事也只有在这边可以见到了。在华梅西餐厅门口买了一根,奶油味很浓,但也没什么特别的,别打脸^_^。在华梅西餐厅门口买西点面包的人更多,排了很长一队,时间关系我就没去排队买了,看场景应该是味道很不错。中午在马迭尔餐厅吃了顿俄式西餐,挺合口味的,里面的罐牛挺好吃的。吃完饭就十二点多了,本来早就吃好了,但看里面暖和就一直不肯出来。本来订的是下午三点多的火车,吃完午饭时间不多不少,就去了附近的兆麟公园。里面前段时间正好有大学生冰雕艺术节,所以有很多冰雕。虽然冰雕艺术节已经结束了,但还是有很多工人在做新的冰雕。其实做冰雕挺不容易的,所以的原材料都由工人取自松花江,那么多冰块,对透明度,形状大小都有一些要求,加上后期的雕刻,还是很辛苦的。
从公园里出来直接去了哈站,想吐槽下哈站,作为一个省会的火车站破成这样我也是第一次见。晚上六点多到了亚布力,这边一般四点左右天就黑了,到亚布力之前提前给客栈老板打了电话,本来以为有接车服务,但亚布力站离客栈不是很近就不能享受免费接车了,亚布力南站离亚布力景区就很近,如果到亚布力南站一般客栈都会提供免费接车服务(但从哈尔滨到亚布力南每天只有一班,而且早上特别早)。其实如果再规划一次,肯定不会选择从哈尔滨去亚布力,本来去亚布力也只是把亚布力作为一个过渡站,从亚布力去雪乡比较近,而且可以不用拼车,但是从亚布力没有直接到雪谷的班车,一般如果想走那条从雪谷到雪乡的徒步路线的话,就必须先到雪谷,当然可以反穿越,我们后来就是这么从雪乡反穿越到雪谷,但反穿越没什么难度,所以最好还是走雪谷到雪乡的穿越路线。所以如果想走徒步路线的可以先从哈尔滨坐车到五常,再到雪谷。在亚布力的第一晚第一次体验到了睡炕是什么感受,感觉不是很习惯,晚上热得睡不着。亚布力有很多滑雪场,但是都很坑,在亚布力等车的时候听人说这边的滑雪场价格相差挺大的,而且教练有收红包的习惯,并且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问你要个红包,听师傅说,这边的滑雪场管理很乱,那些教练每天都会相互比今天谁收的红包多。亚布力除了滑雪就没其他了,但从亚布力去雪乡的途中有一个二浪河风景区。据司机师傅说,二浪河那儿有一条比雪谷到雪乡更原始的徒步路线,那条路线在一片还没被开发的山上,所以风景极好,还能看到小动物,但也有些危险。如果时间够,又能找到一起去的小伙伴的话,走那条路线一定比走雪谷到雪乡的路线有意思多了。
在亚布力就住了一晚,第二天早上就坐班车去雪乡了。在车上遇到了从广州来的璇姐,好像来这边的南方人很多,一路上遇到有从广州,广东,福建还有浙江来的,也许对南方人来说,能够见到这么厚的雪是一种惊喜吧。从亚布力去雪乡会先在二浪河景区停一下,在二浪河看到的雪就已经很厚了。中午十二点多才到雪乡,前一晚在去哪儿网订了一家客栈,我以为雪乡就是一个很小的景区,没想到一整片地区都叫雪乡,我订的客栈其实在二浪河景区那儿,打电话过去说订单也不能取消,太蠢了。还好璇姐说她订的客栈可以不用在网上预订,直接过去跟老板说下就好了。运气不错,住进了一家好客栈。客栈名叫三千里客栈。老板是个很厚实的东北大汉,人超级好超级热情,绝对不会坑人。那天晚上客栈里住的人很多,大多数都是年轻人,老板就做了大桌酒菜给我们接风,大家一直吃酒到十二点。感觉老板酒量超好,到十二点大家都觉得喝得有点多了,老板还一直说再开几瓶。老板说来雪乡,如果在路上遇到困难就说自己是住三千里客栈的,别人一定会帮你。虽然有吹牛的嫌疑,但老板人确实很大气,也喜欢交朋友,所以就暂且相信吧。我们开玩笑说,像您这样开客栈还能赚钱吗。老板倒是看得很开,做生意有赚有赔,今天亏了,明天也亏了,没关系,总有一天会赚的,开心就好。好像东北人都是这种态度,活得开心就好。冬天的东北没有活可以干,所以人就会闲得发毛,于是有事没事就东家串一下西家串一下,喝喝小酒唠唠嗑。李放分析,冬天东北人一有空就唠嗑但俄罗斯人会在家做数学题,所以俄罗斯人数学很好,心疼东北人民,哈哈~雪乡的夜景特别美,小木屋上盖着厚厚的雪,屋檐边上都是红灯笼,一片片这样的小木屋就构成了童话世界景观。
第二天早上一些人很早就起来去看日出,不过那天早上下了点小雪,就看不到日出了。我和璇姐七点起来,吃完早饭就出发去羊草山,打算从羊草山反穿越到雪谷。从雪乡到雪谷比从雪谷到雪乡容易多了,因为从雪乡到雪谷的上坡很短,下坡较长,就相当于说从雪谷到雪乡的上坡较长,下坡很短。我们花了两个小时不到就到了羊草山山顶了。从羊草山下去时遇见一大批从雪谷穿越过来的。下坡确实很长,感觉我们下坡花的时间比上坡长很多。
整条穿越路线并不长,但可能是因为雪地不好走的缘故,走完全程感觉很累。真心佩服璇姐的体力,一路背着那么大一个登山包。璇姐说,她只要一攒够钱就会出来玩。我不会这么做,可能是因为没有勇气,也许又是因为觉得这样做不理性,但毕竟还是有些佩服璇姐的,一个人走过很多地方。到雪谷后,璇姐说她要在雪谷住一晚,后来听说她在雪谷住了好几晚,也有点后悔没在雪谷待一天看看,主要是那天还要赶回哈尔滨接一个逗货。来之前还问奶油要不要一起去东北,刚开始说好的,后来因为担心假期不够就放我鸽子,再后来听我说这边很冷,立马又从南京飞过来了(我真心不懂这其中逻辑,我猜你是过来避暑的$$≧▽≦)/)。晚上六点半赶回了哈尔滨,这货手机又没电了,只发了一条定位信息给我,还好这货够机智知道先找地方充电。两个人晚上在中央大街吃了顿西餐就算过年了。在哈尔滨住了一晚,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雾凇岛。
雾凇岛之行很失败,因为天气不好,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雾凇。听人说形成雾凇需要三个条件:低温,起雾,无风。三个条件缺一不可,可我们去的时候,三个条件一个都不满足。。。然而就在我们离开的第二天雾凇就出现了,WTF。。。一定是带着那逗货太晦气了,恩,一定是这样的。不过在雾凇岛再次体会到了东北人民的好客。不仅让我们两个白吃白喝白住,还给我们送了红包,还能说什么。本来我们两个住的前排房子,我们看后面的房子比较热闹,就问老板能不能搬到那边的房间住,老板说可以。但元旦那天来的人特别多,我们住的那间房间后来正好被人预订了。晚上九点多的时候,老板说实在不好意思,这间房被人预订了,得麻烦你们重新搬到前面去。其实对我们来说这真的没什么,本来订的就是前面的房间,后来结账的时候,老板说昨晚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搬来搬去的,就不用给了。我们觉得这样不好,就让老板还是结一下,但东北人大家懂的,后来就这样在那家客栈白吃白住了,太感谢谢哥谢姐了,以后有机会再来雾凇岛一定去谢家客栈,不过放心,下次一定给钱,哈哈~。在东北住,一般都是大家一起吃,认识不认识的坐一起,真的有一种过年的味道。东北的菜分量很大,其实他们主要吃面食,但来的南方人较多,老板还是准备了白米饭。因为天气缘故,老板猜测这两天都不会有雾凇了,第二天我们就打算回去了。第二天我们跟曾姐打算一起去下乌拉街,去吃下满族火锅。谢哥一大早把我们送到坐车的地方。曾姐本来也打算当天回去的,但飞机改签比较麻烦,就决定再住一天,没想到第二天就真的看到雾凇了,太羡慕了。乌拉街本来是满族的发祥地,据说是先有乌拉后有吉林,但现在那儿的满族人已经不是很多,大部分还是汉族。我们坐了一个满族大哥的车去乌拉街。乌拉街其实很小,有些古建筑也没有开放,是一个很落后的小镇。本来我跟奶油两人都不知道有乌拉街这个地方,是曾姐提议去乌拉街吃满族火锅,说那儿有一家百年满族火锅店非常有名。我们中午去的时候人非常多,本来已经没有位置了,里面爆满,但我们只有三个人,正好有一张小方桌(运气实在太好了),于是就在小方桌上吃上了满族火锅。满族火锅一点也不辣,重庆和成都火锅是辣得好吃,满族火锅是淡得好吃。
从乌拉街吃完火锅,就和曾姐道别了,曾姐也非常喜欢一个人出来玩,我们都喜欢自然风光多一点。曾姐是从漠河玩过来的,那边一般都是零下四五十度,看到开水雾化瞬间结成冰柱的照片太震撼了,如果带了护照还能顺道直接从漠河去俄罗斯。
这样结束了东北之旅,接下来得忙毕设。时间真的好快,再过一年就该滚了,只想蹭现在还能自由安排时间多出去走走。我喜欢自然风光,特别喜欢,下学期计划去一次南疆、西藏,如果还有时间并且经济允许的话还想去下东南亚。有想一起去的,约我啊~(@^_^@)~